2月13日,阿里巴巴與蘋果的合作傳聞在杜拜世界政府峰會(WGS 2025)上被蔡崇信首次證實。這一消息不僅揭示了蘋果在中國市場本地化戰略的深化,更折射出中國AI產業鏈在全球科技巨頭生態中的不可替代性。
結合近期中國AI公司深度求索(DeepSeek)開源大模型引發全球開發者熱潮,中概股AI產業鏈的價值邏輯正在被重構。
中國AI資產爆發的核心驅動力
技術突破與成本革命:DeepSeek的“鯰魚效應”
中國大模型DeepSeek憑藉開源、高性能、低成本的特點,迅速成為全球AI生態的重要參與者。其推理成本遠低於國際主流模型,推動了中國互聯網公司快速整合AI能力,並倒逼晶片製造商提升競爭力。這一技術突破不僅重塑了市場對AI商業化潛力的預期,還吸引了歐洲企業從OpenAI轉向中國生態。
資本流動與估值重構
根據摩根士丹利數據,南向資金連續47周淨流入,其中 2 月 6 日-12 日淨流入達32億美元,外資對中國科技股的配置比例顯著提升。MSCI中國指數遠期市盈率僅11倍,遠低於印度(21倍)和納斯達克100指數,估值窪地效應凸顯。全球對沖基金近期推動中國在岸和離岸資產增長超1.3萬億美元,而印度市場同期資金外流7200億美元,形成鮮明對比。
政策支持與產業鏈協同
政策端對AI基礎設施(如算力網絡、數據中心)的傾斜,加速了國產替代進程。北京國企接入DeepSeek的案例顯示,AI技術正從互聯網向傳統行業滲透,形成“上游硬件 - 中游模型 - 下游應用”的全鏈條協同。
AI產業鏈全景與投資主線
上游算力:國產晶片與數據中心的價值重估
晶片製造:DeepSeek的低成本模型推動國產GPU需求,華為昇騰、寒武紀等企業加速替代英偉達生態。
數據中心(IDC):AI算力需求激增帶動第三方IDC龍頭(如萬國數據)估值修復。華泰證券預計,國內數據中心空置率將持續下降,供需格局優化下,核心地區機櫃資源儲備豐富的企業將受益。
中游模型與工具鏈:開源生態的長期紅利
DeepSeek的完全開源策略降低了企業接入門檻,推動中小開發者生態繁榮。
工具鏈企業(如算法優化、數據標注)迎來增量市場,摩根士丹利預計2025年相關服務市場規模將增長30%。
下游應用:從消費互聯網到智能駕駛的變現爆發
消費場景:美圖公司通過AI影像與設計工具實現毛利率提升,根據美圖公司預計,2024年淨利潤增長52% - 60%,AI訂閱收入成為核心驅動力。
智能駕駛:政策推動L4級自動駕駛試點擴大,算法公司與車企(如比亞迪、蔚來)合作加深,硬件端激光雷達、高精度地圖企業或迎來訂單放量。
企業服務:阿里雲、騰訊雲依託AI模型優化公共雲服務,摩根士丹利預計其資本開支將向AI基礎設施傾斜。
請前往 老虎證券 APP 的“獎勵中心”查看獎勵使用方式和要求。 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
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
風險與策略: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的平衡
短期風險:恆生科技指數近期漲幅較大,期權市場看漲合約激增,需警惕技術性回調壓力。
長期機遇:高盛維持MSCI中國指數“超配”評級,預計2025年上升14%;貝萊德看好未來36個月內AI驅動的科技股指數行情。
中國AI資產的“黃金十年”起點
DeepSeek事件標誌著中國AI產業從“技術跟隨”轉向“生態引領”。在政策紅利、資本湧入與技術突破的三重驅動下,AI產業鏈的估值體系正在重構。投資者可聚焦中國算力、開源模型、智能駕駛三大主線,把握2025年結構性行情的同時,警惕短期市場過熱風險。
核心基礎設施層:算力 + 數據雙壁壘
垂直領域龍頭:商業化加速
技術突破受益方:架構創新 + 生態重構
美股AI+板塊聯動中概股
技術對標:中概股在算法/晶片/應用層追趕美股龍頭(如商湯對標Meta)。
生態協同:供應鏈合作(瀾起供應英偉達內存接口)或數據共享(醫渡科技接入DeepSeek)。
政策催化:中國算力基建、AI牌照等政策加速估值修復。
市場情緒傳導:美股龍頭業績超預期帶動資金追逐AI主題,中概股作為“映射標的”跟升。
AI+晶片
生成式 AI
自動駕駛
AI+醫療
AI+教育
*活動詳情可參閲活動條款及細則並受其約束, 免佣金免平台費設有期限。本活動不構成對任何證券、金融產品或工具要約、邀請、招攬、建議、意見或任何保證;投資涉及風險, 過往表現並不反映未來回報。